|
|||
![]() |
|||
熔铸、铣面、行星轧制、盘拉,在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铜管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在机床碰撞的声音中,一圈圈金色的管坯变成一摞摞铜管,从生产线上“走”下来。站在看不见火光和烟尘,也闻不到异味的厂房内,江西耐乐铜业负责人指着全封闭式炼铜熔铸高炉和记者说:“为实现车间数字化改造,去年我们申请了1.69亿元转型票据,贴现利率才0.94%,现下产品周转率提高10%,设备使用率增加5%以上,每年节省本金300万元至500万元。” 该负责人口中的转型票据,是中国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针对当地铜产业资金密集的特点与当下转型需求旺盛实际创新的一款票据产品。江西省鹰潭市号称“世界铜都”,是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加工基地和重要铜消费区,年电解铜产量、铜加工材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铜企业大多具备流动资金量大、快等特点。因此,传统的融资方式往往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2024年3月以来,全球铜价进入迅速上涨区间,并持续高位震荡,高额的原材料价格大大提升企业日常经营成本,对创新研发造成较大冲击。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中国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深入开展调研,并于当年5月推动市政府出台《转型票据实施方案》,创新推出“企业开票+银行贴现+人行再贴现”组合模式下的转型票据产品。 事实上,票据作为长期以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基础金融理财产品,在解决三角债务,提升公司间资金支付效率、降低资金占用及融资利率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票据见票即贴、当日办结的特点,最能有效满足铜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能耗“双控”压力不断增大,鹰潭铜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装备绿色转型和技术改造升级迫在眉睫。因此,将票据与产业转型相结合不仅能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还能为转型金融发展探索路径。 为了让票据资金更精准投入铜产业转型活动中,鹰潭市制定“两项标准”,明确转型票据应该“支持谁”。首先是铜产业转型金融标准。中国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完成《铜产业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将铜产业划分为铜冶炼、铜加工2大领域和40个细致划分领域,明确所有的领域工艺能耗和综合能耗要求。第二项标准是碳表现与信贷政策挂钩标准,通过搭建铜产业碳排放监测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直采“白名单”内铜企业的煤、电、气、油等能源使用数据,准确计量碳排放情况,并形成碳排放监测报告,金融机构以此作为授信与否主要参考依据。 在加大票据支持力度方面,鹰潭市专门优化了“三项举措”,具体明确“碳表现”优异的企业该“如何帮”。包括设立转型票据专项再贴现额度40亿元,将单张票面最高金额由1000万元调增至3000万元,以补充银行机构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将转型票据贴现利率主动降低至同期同档次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以下,尤其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充分的发挥再贴现利率由2%降至1.75%的传导作用,确保贴现利率最高不超过2.25%;鹰潭市工业控股担保公司则为铜企业开票敞口部分做担保,保证金比例从45%降至不高于30%,年化担保费率仅为0.35%。 此外,为避免票据空转套利,鹰潭市转型票据除了采用闭环风险管理模式,还制定了严格的实施方案,要求转型票据聚焦真实交易背景,建立常态化核查机制,按日调度银行机构转型票据承兑汇票开立和票据贴现办理情况,严格审查票据申请人资格、贸易背景真实性以及背书流转过程的合理性,让票据资金真实有效促进铜产业加速发展。 据统计,自2024年5月份转型票据开办以来,鹰潭市金融机构累计为243家铜企业贴现2962笔,金额439.58亿元,贴现加权平均利率1.06%,较市场贴现利率低0.19个百分点,降低铜企业融资费用8352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全市制造业企业低2.62个百分点,对比传统信贷模式下,帮助铜企业节约融资成本高达11.52亿元;转型票据开票保证金比例平均为29.2%,较以往降低19%左右,帮助铜企业减少保证金存放2.58亿元。 解决了流动资金承压和融资成本两大难题的鹰潭铜企业,轻装上阵,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道路上加速前进。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了解到,在转型票据支持的铜企业中,较2023年碳排放强度下降20%的企业就达到75家,占比为56%。与此同时,随着银行和企业对票据使用更规范,市场对票据的接受度明显上升,有力破解票据“污名化”,当地票据市场生态环境焕然一新,票据融资占企业同期融资比重达58%,较以往提高34个百分点。 |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